4月17日上午,“汽车杏坛”教学研究专题讲座第15、16期在研究院南229室顺利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书翰教授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赵治国教授受邀分别作题为“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思考与实践”与“新时代汽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教学研究讲座。学院副院长马琮淦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共有3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书翰教授围绕车辆工程专业的特色,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科情况、师资队伍、现有平台,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汽车行业发展做出的车辆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调整。车辆工程专业改革要紧紧围绕汽车新四化进行,重塑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要随着行业内出现的新方向、新技术进行调整,针对学生兴趣开展具有学科方向特色的培养模块,加强多学科沟通交流,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赵治国教授围绕“三新一高”背景,介绍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近五年以来在复合型汽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规划。赵志国教授指出,新形势下存在学生学术志趣偏低、培养体系应变偏慢、学科体系引导偏弱的三大问题,难以培养能够顺应行业发展的人才。针对上述问题,同济大学提出了学术引领、校企联培、国际接轨、创新实践的四轮驱动体系,并有序推进了智能电动车辆以及交叉学科学位点的试点建设。
讲座后,学院教师积极提问,与两位教授探讨在车辆工程学科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文/赵逸飞
图/刘彦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