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网络开学”以来,汽车工程学院的教师团队一直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号召,配合学校工作,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周密的备课、生动的讲堂、耐心的答疑源源不断地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
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特殊背景下,“屏幕变黑板、老师成主播”是目前线上教学的常态。对于多数授课教师而言,此次“线上教学”是其首次深入接触线上教育,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熟练和专业,跟不上配套的教学理念;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只是简单地把课堂搬到网上,导致在线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
《运筹学》是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理论性、综合性及实用性均很强的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掌握应用数学工具,并着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已经一月有余,侯芹忠与冷军强两位老师灵活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前积极准备了“授课课件”“录讲视频”“MOOC资源”等。其中,“授课课件”作为课堂直播的主要教学内容资源;“录讲视频”作为网络卡顿等不可控因素时的备用教学内容资源,以及供同学们课后自主回顾复习使用;“MOOC资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外延伸学习内容资源,有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质量、深度、外延。
侯芹忠、冷军强两位老师总结了线上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分享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其他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借鉴,保障了线上教学质量。
1. 授课教师角色设定
问题描述:由于此次线上教学任务的紧迫性,需要授课教师尽快适应网络授课模式,这不仅打破了原教学计划,也增加了额外工作量。为保证线上教学模式的连贯性,应明确两位老师在网络授课期间的分工,以保障授课质量。
应对措施:作为年轻教师,侯芹忠能快速适应和掌握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及软件,而冷军强教授线下授课经验非常丰富,对课程重点及授课节点的把控更准确。为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推进,两位授课教师对各自任务进行了重新分工,即侯芹忠老师负责线上教学主讲,冷军强教授负责课程教学环节的总体监督与把控,两位老师“扬长避短”,最终实现“1+1>2”的授课效果。
2. 线上授课模式选择
问题描述:远程指导+MOOC是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线上教学模式。虽然各大平台上均有《运筹学》在线资源,MOOC教学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授课压力,然而,现有MOOC资源与本课程教学大纲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学校的MOOC授课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本课程教学需要。
应对措施:从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角度出发,选择直播教学模式,并辅以远程指导,见图1(a);此外,部分学生由于网络环境限制,难以顺畅观看直播,见图1(b),因此在“远程指导+直播”基础上,辅以“录播教学”,录制授课视频上传至虚拟课堂(QQ群),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同等质量的教学资源。
(a) 学生视角直播界面 (b) 录播必要性
图1 学生视角直播界面及录播必要性
3. 学生学习主动性
问题描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是线上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运筹学》涉及公式推导和定理证明等众多“枯燥”板块,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逐渐降低的风险,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现象。
应对措施:首先,借助“数位屏+电子教鞭”工具,将黑板搬进线上课堂,对课程中的难点、重点以手写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助于学生理解,见图2;然后,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入本专业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每章及每节内容均明确具体的学习要点和要求,以助于学生把握听课重点。
图2 数位屏配合电子教鞭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4. 学生学习状态监督
问题描述: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监督是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完全采用“点名”式的教条式监督,学生容易“应付”和“反感”,也难以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
应对措施:采用“传统监督”与“主动引导”相结合模式,把握学生学习状态。传统监督指通过“群签到”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并通过“在线提交作业”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见图3;“主动引导”指基于学生出勤及知识掌握情况,不断改进自身授课技巧,增强授课吸引力,主动吸引学生参与在线学习。
图3 学生出勤及在线提交作业情况
在两位老师的通力合作和精心设计下,《运筹学》线上教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具体表现为:
1. 学生在线学习热情有增无减
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参与程度是教学效果最直接、最客观和最真实的体现。《运筹学》课程选课人数为106人,线上教学开展一个多月以来,每堂课进入直播间的学生数平均在100人以上(未进入的学生多数因自身网络原因),反映出学生线上学习的热情有增无减,也从侧面证明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图4 学生进入直播间情况(3月25日,104人)
2. 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令人满意
通过分析学生在线反馈及提交的作业,发现学生学习效果达到预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输于往年线下教学模式,见图5。
图5 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在线反馈
3.授课教师适应和掌握了线上教学模式
通过近期网络授课实践,两位任课教师均已完全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并熟练掌握了“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技巧,为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好了准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侯芹忠、冷军强两位老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循循善诱、教导有方,一个多月的“网络直播”以来,收获了不少“忠实粉丝”。
侯芹忠老师在疫情期间通过信息化网络教学,将PPT、MOOC、录屏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习题、作业等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在课程群中向我们分享,并指导大家在线学习。老师上课诙谐有趣,他善于用凝练的语言将复杂难于理解的过程公式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讲课内容紧凑、丰富,并附有例题和练习题,十分有利于同学们在掌握课堂内容。
当然,运筹学本身就具有一些难度,不易于理解,更何况网络教学,没有板书给老师发挥,但老师一直都在运用现代化手段,如利用QQ等进行答疑,更是在上课前把上课视频录下来让同学们预习,每节内容都讲两遍,侯老师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缓和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之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认真对待问题,一步步去尝试解决问题。
18级交通工程-蒋新凯
本学期由侯芹忠老师教授我们运筹学,侯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非常有条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通过讲解例题来深化知识点。运筹学本身是一门较难的学科,有很多抽象的符号运算部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会将疑难部分重复多次,十分有耐心,并和同学互动,及时掌握反馈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我们的问题,侯老师能够详尽解答,态度和蔼,并且邀请各位同学及时反馈问题,当同学们指出PPT中有排版错误时,侯老师能够马上更改,此外,侯老师还自行标注了教材上的印刷错误,让我们阅读教材时更加方便。侯老师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与同学们相处起来没有距离感,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学长。
18级交通工程-张慧君
老师录制的每一节课视频都十分的用心和认真,让我们在家里也能体会到老师亲自授课的感觉。并且每节课都会收集群里大家的反馈,看看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或者动作有什么不到位的,而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想法,认真地修改和整理。老师会细心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把教学落实到实处,使得大家真正有收获。同时,老师视频里亲切的话语以及不遗余力的教学,都让我学习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运筹学的奥妙。对于课堂作业,老师也会耐心查看,指正出我们的不足,并提供改进方案。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从网课中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19级交通工程-王风顺
运筹学网上授课已经一个多月,我感觉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第一,老师准备十分充分,对于前两章运筹学的基础课程,特意准备了录播,对于直播同学们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老师上课也是做了大量工作,毕竟是新模式的讲课。第二,运用软件办公,提高了效率,老师每节课都会布置作业,收作业的时候,同学们只需拍照上传即可,节省了时间。第三,同学与老师之间沟通隔阂减少,在学校里,一些同学因为羞涩不敢与老师交流学习上的困扰,线上教学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侯老师也经常在临下课一段时间里,回答同学的问题。
在疫情面前,我们哈工大人要以大局为重,有长远眼光,严以律己,懂得在家好好学习就是对个人和国家负责。最后我希望坚强勇敢的中国人民会早日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主动战、阻击战。期待着春色满园之际,我们在哈工大如约而至。
19级交通工程-谢元胜
同“汽”连枝,共盼春来。
疫情面前,无论是积极探索、灵活转变教学模式的教师队伍,亦或是求知若渴、高度自律认真学习的广大同学,都是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都是这场战“疫”中的无畏勇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